现代教育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编程已经成为教育的刚需,几乎达到了与英语同等的重要程度,如果想让孩子跟得上时代,编程学习很重要,且要早做规划。
01 编程已纳入高考科目
在 2017 年《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该方案中就明确规定将信息技术学科(含编程)纳入高中生的必学科目。浙江高考模式是“语数英+三门选考”,信息技术就是其中一门,每项各占50分。同时,在北京和山东确定要把编程基础纳入信息技术课程和高考的内容体系。所以编程将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一种趋势。
02 重点高校的综合评价及强基计划招生政策优越
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每年全国约有10万人参加,全国获奖者也可直接保送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也能获得优惠录取的机会,相对于奥数,录取率提高了 2倍左右,而且可直接对口国内外的工科专业方向,同时参赛选手可以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把大学课程学习了近一大半,在当今这个时代优势非常显著。
03 有效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根据权威机构研究表明:编程让孩子现在的学习成绩整体提高 30%。编程可以使孩子由游戏的使用者变成游戏的开发者,用数据理解、分析并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对孩子锻炼很多,如思考模式的形成、做事的视角等都帮助极大。小学是孩子思维的启蒙、形成、提高的黄金阶段,且小学的课业负担不太重,正是编程学习的好时机,锻炼思维的最佳时期。
编程对其他学科提升有很大帮助,包括数学、物理等。在编程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自我纠错能力、注意力等学习能力。这些对于构建理工类学科的思维帮助特别大,也提高了孩子的综合学科能力。
04 孩子不再沉迷于游戏
大部分家长会认为,编程会让孩子太早的接触电脑而迷恋上电脑游戏。其实,恰恰相反,编程告诉孩子们游戏是怎么开发出来的,游戏中的各种人物、场景、属性等都将会以它们最“原始”的样子展现在孩子们眼前。孩子们的思路打开了,思想格局提高了,明白了游戏是怎样被开发出来的。孩子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游戏,自然的不会沉迷于玩游戏了。